〈1〉點綴著少許米酒・白胡椒・生薑・蒜頭・青蔥的「台味蚶仔湯」微呈乳白色,入口輕盈、熱氣中縈繞著海味鮮甜!

廚神當道・

台味蚶仔湯 登美爆紅上熱搜

《MasterChef US廚神當道美國版8 第五集》台裔音樂老師Jason Wang以一道〈薄衣天婦羅與台味蚶仔湯〉組合,完勝近20位參賽者拿下「That Broth is Out of this World! 此湯只應天上有!」、「Winning Dish of the Night今夜之菜」頭銜(註1)。

瞬間爆紅、襲捲熱搜的同時,「蛤蜊」及「蛤蠣」二種寫法參雜混寫,莫衷一是

台灣人與有榮焉,媒體報導接踵而至,斗大標題諸如〈台式蛤蜊湯 主廚高登吃到飆髒話〉、〈台式蛤蠣湯 征服地獄廚神〉比比皆是(註2),「蛤蜊」及「蛤蠣」二種寫法參雜混寫,莫衷一是。瞬間爆紅、襲捲熱搜的同時,仔細查證發現「蛤蜊」早於1717年諸羅縣志即有記載、「蛤蠣」則典出1720年臺灣縣治(註3);Wikipedia維基百科以「蛤蜊」為正寫,釋義「蛤蜊是一種對於可食用雙殼綱貝類的泛稱」。倘若中文兩種寫法不夠混淆,那台語相關名稱可謂繽紛各式、五花八門,應用延展的俗諺說法真正tsin-tsiànn「 活龍龍o̍ah-lêng-lêng」(註4)又閣笑詼iū-koh tshiò-khue,令人大開眼界!

〈2〉「蟯」在台語中除「粉蟯hún-giô(文蛤)」之外,有諸多發音與用法,比如「荷包蟯 hâu-pau-giô(硨磲貝)」、「鹹蟯仔kiâm-giô-á(陰戶)」、「蟯蟯動 ngia̍uh-ngia̍uh-tāng(蠢蠢欲動・蠕動)」、「蟯歹 ngiauh-tái(隕滅 ・翹辮子)」、「糞口蟲pùn-kháu-thâng(蟯蟲)」、「畏蟯草ùi-ngiau-chháu(含羞草)」等等…

中文和台語水產名對照:牡蠣(「蚵仔 ô-á」)、蜆(「蜊仔lâ-á」)、文蛤(「蚶仔ham-á」)、花蛤(「花蚶 hoe-kap」)、蚌(「蚌pāng」)、竹蟶(「竹蟶tik-than」)、環文蛤(「赤喙(仔)tshiah-tshuì(-á)」)、海瓜子(「海瓜子hái-kue-tsí」)、薄殼蛤(「玜玳kong- tai」)

台灣常見的雙殼綱經濟水產(即除了螺科、蜷科的貝類)(註5),廣泛人工養殖且市場接受度最高的便是牡蠣(台語「蚵仔 ô-á」)、蜆(台語「蜊仔lâ-á」)、蛤科的文蛤(台語「蚶仔ham-á」)、花蛤(台語「花蚶 hoe-kap」);潮間帶徒手採集的野味代表譬如蚌(台語「蚌pāng」)、竹蟶(台語「竹蟶tik-than」)、簾蛤科的環文蛤(台語「赤喙(仔)tshiah-tshuì(-á)」)、海瓜子(台語「海瓜子hái-kue-tsí」)、薄殼蛤(台語「玜玳kong- tai」)等等…

〈3〉在1931-32年 臺灣總督府發行・小川尚義主編的《臺日大辭典》裡:「牡蠣」是「蠔ヲヲ」。
〈4〉在1931-32年 臺灣總督府發行・小川尚義主編的《臺日大辭典》裡:「蜆」是「蜊ラア」。

「蟯ギヲ」,除了「文蛤」之外,另有「(男同志)同名」(即「男人對與自己同名的人之親密稱呼」)、「(戲)陰門」(戲稱女性器官)兩種隱喻

〈5〉在1931-32年 臺灣總督府發行・小川尚義主編的《臺日大辭典》裡:「文蛤」是「蟯ギヲ」。
〈6〉在1931-32年 臺灣總督府發行・小川尚義主編的《臺日大辭典》裡:「花蛤」是「花蛤ホエ カプ」。
〈7〉在1931-32年 臺灣總督府發行・小川尚義主編的《臺日大辭典》裡:「環文蛤」是「赤嘴チ・ア ツ・イ」。
〈8〉在1931-32年 臺灣總督府發行・小川尚義主編的《臺日大辭典》裡:「環文蛤」是「赤嘴チ・ア ツ・イ」在1931-32年 臺灣總督府發行・小川尚義主編的《臺日大辭典》裡:「薄殼蛤」是「玜玳コン タイ」。

在1931-32年 臺灣總督府發行・小川尚義主編的《臺日大辭典》裡:「牡蠣」是「蠔ヲヲ」,「蜆」是「蜊ラア」,「文蛤」是「蟯ギヲ」,「花蛤」是「花蛤ホエ カプ」,「蚌」是「蚌パン」,「竹蟶」是「竹蟶チエク タ・ヌ」,「環文蛤」是「赤嘴チ・ア ツ・イ」,「薄殼蛤」是「玜玳コン タイ」。

應為「台語中文化」的直譯新詞有:「海瓜子hái-kue-tsí」及「蛤蜊 kap-lâ」

辭典裡並無「海瓜子」的記錄,此名稱應是後來「台語中文化」的直譯;其中最有趣的便是「蟯ギヲ」,除了「文蛤」之外,另有「(男同志)同名」(即「男人對與自己同名的人之親密稱呼」)(註6)、「(戲)陰門」(戲稱女性器官)(註7)兩種隱喻。現代台語常用的「蚶ハム」則泛稱了「赤貝、淺蜊、蚶貝、板屋貝」;中文的「蜊ㄌㄧˊ」原是台語「蜊仔lâ-á」—「蜆」之義,也應是後來「台語中文化」的緣故而演變出「蛤蜊 kap-lâ」的用法……

〈9〉中文的「蜊ㄌㄧˊ」與台語的「蜊 lâ」。
〈10〉中文的「蛤ㄍㄜˊ或ㄏㄚˊ」與台語的「kap 或 giô」。

台語歷經1952年《台灣省國民學校加強國語教育辦法》、1966年《加強推行國語計畫》「校內禁止說方言」政策、1983年《語文法》(註8)之蹂躪、催滅,已然與貴為「國語」的「中文」產生混種並交雜使用;在貝類名稱中最荒腔走板的借字即是原指「文蛤」的「蟯giô」變成「線蟲動物門腸道寄生蟲」的「蟯ㄋㄠˊ」,現代人習慣成自然,混淆不清,不知原委,頗有令人哭笑不得的三聲無奈sann siann bô nāi感!

註:
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984536378443723/posts/2021412121422815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