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1〉浸潤了紅標米酒的烏魚子,褪去一身薄膜,在小磚爐的炭火下輕聲嗶剝作響,待金黃後與蒜苗是最對味的絕配。

台灣烏金探秘 之

年味珍品烏魚子・暖冬閏月獲量減


拜強烈冷氣團與東北季風接力登台所賜,冬日的味道終於瀰漫了豐濱的山頭與大海。原以為翹首引領、殷切盼望的鰻魚苗,在小遲到的時間內,將乘著淡海交融、風雨交雜的黑夜降臨。 但,漁民臉上的失落感卻說明了一切! 閒聊中更「牽拖khan-thua」海龍王的蝦兵蟹將來自我揶揄,莫非牠們奔相走告,鰻爸鰻媽護子心切才來個2017大怯場! ๑ΘдΘ๑

〈2〉冬日的石梯漁港。

唉呀! 可惜了那艘艘爭相竣工的膠筏毫無用武之地,唯有無奈的列隊靜候在石梯港灣裡。突然間,我被電視新聞報導中,宏亮海派的吆喝聲、漁獲霹啪落籃的滿足感所吸引… 原來基隆八斗子漁港的捕烏人,頂風冒雨逐魚歸來、「大船入港tuā-tsûn-ji̍p-káng」傳捷報! (註1) 雖然大夥笑甲喙仔裂腮腮tshuì-á li̍h-sai-sai(註2),但獲量漸減、魚子細枇hî-tsí sè-pî(註3)、產值萎縮卻是不爭的事實;歡笑背後的隱憂,猶如石梯漁港鰻苗渺無音訊的一抹惆悵,迴盪心田,無法散去……

《呂氏春秋・本味篇》「魚之美者,洞庭之鱒,東海之鮞。」

〈3〉《臺灣風物 The Taiwan Folkways》月刊 五十七年第十八卷第一期〈東海之鮞考〉,已故台灣開發史研究學者林鶴亭 著 〈緒言〉p.7。
〈4〉〈東海之鮞考〉〈一、中國大陸與臺灣有關連之史實〉p.8~9。

已故台灣開發史研究學者林鶴亭(即《台灣城懷古集》、《台灣城懷古續集》作者 林勇),藉《臺灣風物 The Taiwan Folkways》月刊 五十七年第十八卷第一期〈東海之鮞考〉一文,漫談台灣烏魚史 —

因《呂氏春秋・本味篇》「魚之美者,洞庭之鱒,東海之鮞。」(註4)、《本草綱目・卷四十四》「(鯔)生東海,狀如青魚,長者尺餘,其子滿腹,有黃脂,味美,獺喜食之。吳越人以為佳品,醃為鮝脂。」(註5)二則記載縈繞於心十餘載,而孜矻不懈蒐羅史籍資料,拼湊殘缺軌跡與零星線索,藉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《臺灣經濟史》中〈明代臺灣漁業志略〉(曹永和 著)、〈荷蘭時代臺灣南部之鯔魚漁業〉(中村孝志 著)二篇專文剖析17世紀臺海南部漁業實況;詳列《臺灣府誌》、《諸羅縣誌》、《彰化縣誌》、《澎湖廳誌》、《臺海使槎錄》(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 著)、日治時代動物學學者 大島正滿 對「Mugil Japonicus」(即鯔魚、烏魚)的調查記錄等,來描繪精彩豐富的烏魚洄游路徑、產地、汛期、各地漁人爭相來台採補奇觀、94支「烏魚旗」與稅餉、古代烏魚子製程與料理法等等,令人歎為觀止、目不暇給。

〈東海之鮞考〉距今相隔近半世紀,當時正值黃金年代的200多萬尾輝煌記錄與1898~1941年間的100多萬尾常態值。現因全球暖化、生態環境汙染、海洋資源枯竭、過度捕撈與浪費等影響,素有「信魚」稱號的烏魚會不會失信於台灣人民,永遠缺席台灣西南海域?

〈5〉〈東海之鮞考〉〈二、十七世紀漢人開發臺灣南部漁業之實況〉p.10~11。
〈6〉〈東海之鮞考〉〈三、中國典籍載錄之烏魚—鯔魚〉p.12~13。
〈7〉〈東海之鮞考〉〈三、中國典籍載錄之烏魚—鯔魚〉p.14~15。

據漁業署〈105年度烏魚捕獲量統計資料〉(註6),去年僅有795,377尾的成績,今年閏月之故促使烏魚提前受精,產量更為稀少。〈東海之鮞考〉距今相隔近半世紀,當時正值黃金年代的200多萬尾輝煌記錄與1898~1941年間的100多萬尾常態值(註7),因全球暖化、生態環境汙染、海洋資源枯竭、過度捕撈與浪費等影響,只能自嘆弗如、望其項背! 幸而台灣烏魚養殖技術日臻成熟,彌補消費市場空缺,替代登場滿足年菜美食味蕾。只是倘若我們無視現狀吐露的警訊,任其衰變、每況愈下,是否有一天,如同專家學者預言一般,素有「信魚」稱號的烏魚會不會失信於台灣人民,永遠缺席台灣西南海域?(註8)讓「台灣烏金」成為傳奇故事、過往雲煙?

〈8〉〈東海之鮞考〉〈三、中國典籍載錄之烏魚—鯔魚〉p.16~17。
〈9〉〈東海之鮞考〉〈四、東海之鮞〉p.18~19。
〈10〉〈東海之鮞考〉〈四、東海之鮞 (二、鮞之產地)〉p.20~21。
〈11〉〈東海之鮞考〉〈結論〉 p.22~23。

註:
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984536378443723/posts/2029516450612382/